【(乙)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二:初正示无上因果、二重劝。(丙)今初】
【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】
【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,如金刚终不可坏。佛世一老人求出家,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。佛言: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,失声称南无佛】
【称名】就是持念阿弥陀佛圣号。
藕益大师说,那怕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圣号,都是无比殊胜的利益。佛号落在众生的阿赖耶识当中,就是他向后成佛的金刚种子。
从这里,我们就知道,自己每天的生活多有意义!
我们是凡夫,这话没错,但我们整天念佛,做的是佛家事业!人听到我们念佛,人有了成佛的种子,其他道的众生闻到我们念佛,也一样有了成佛种子。
围绕着念佛人的,每时每刻都有数不清的众生,特别是神鬼道,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这些众生,听到念佛的声音,非常高兴。
有情众生如是,无情众生,植物。矿物,闻到佛号,长的快,长得好,矿物当中,我们最常见的水,听到佛号,结晶很好看。证明有情无情累,都喜欢闻听佛号。
大家常说某地有灵气,某地磁场好,那是修行人修得好。山川大地的灵气来自人的起心动念,所作所为。世间好话佛说尽,天下名山僧占多。
那我们就知道,山川的灵气,修行人经常念佛念法念僧,那当然不一样了。有情众生闻法得度,他从此以后断恶修善,世界就多一分平和,而无情众众生闻法欢喜,自然环境则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念佛的好处,功德无量,一点夸张都没有。
一句佛号,是佛陀四十九念说法的秘要,度生的法宝,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度度他的秘籍。专精念佛,成就之快,就顺理成章了。
过去寺院庵堂,方丈住持都是一些有修有证者。他们收弟子,剃度出家人,很严格的。不象现在这样,随随便便就剃度。
你没有一定的修行功底,善根福德不够格,他不收你的,因为,收你进寺院,你行为不端,要影响其他人修行的。那大德们从那里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福德呢?
证果的大德,他知前知后的,有宿命通,这个人前生前世有没有修行的经历,修得怎么样,大德掌握第一手资料,心里有数,因材施教,继续培养他。
如果他从来没有修行过,是无始劫来第一次遇到佛法,老和尚则善巧方便,给他播成佛的种子结法缘,恰到好处的培养他。是让他在家修行,还是让他出家,都要适可而止,不能让他修道不成造罪业。我们的修行程度到了那里,后面该怎么走?
现在的寺院庵堂,有修有证的大德几乎没有了,道风一落千丈,不出家还好,出家以后,罪业造得更重。那我们怎么办?就在家老实念佛。这比什么修行功德都大!
佛早在3000年前都印证了,末法时期修出成就的基本上都是在家众,其中以在家女众居多。我们听了这个消息,心里就有主意了,就知道我们在家老实念佛,成就第一,路走的正确,抓住了第一修行法门,肯定有结果的。
别小看一句阿弥陀佛圣号,这个金刚种子播在大众阿赖耶识,不定什么时间,缘就熟了。大师在这里说了一个典故。
佛住世当年,有一位老人想跟佛出家,五百阿罗汉拦住他,不让他出家。原因很简单,阿罗汉看到他500世没有接触过佛法,让他不要显出家相,出家是很苦的事情,清规戒律不好持守,如果破戒犯规矩,修道不成反落罪业。
老人家很伤心,哭着走下灵山,正好遇到佛,佛问清楚原因,又把他领回来,宣布收这个弟子。五百罗汉很奇怪:佛怎么收这个没有根基的人呢?
佛就向大家说,这个老人不是无根之人,他有很深的善根。在某生某世,老人是个砍柴的,山上遇到老虎伤害,生命攸关之际,想到曾经有人劝他求佛的事情,就赶紧念南无佛,结果逢凶化吉,逃出命来。
以后呢,就开始念佛修行了。虽然500世没有遇到佛法,停止修行,这世遇到佛法,缘又熟了,有出家的资本。五百罗汉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如此!
看看我们平常有意无意念佛号,将佛号供养他人,将念佛的好处不厌其烦的说给他人,是不是功德无量!
【今此善根成熟,值我得道,非二乘道眼所知也】
这是佛对那位老人的评价。肯定老人的缘熟了。五百罗汉是小果圣人,他们只知道五百世,不知道更多,更不知道一句佛号的妙处有这么大!这一切都是真话,不是夸张的。我们就老老实实念佛号,随缘向人布施佛号,这就是最好自度度他。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,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,当下改过。
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要解
第二百五十七集
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九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