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讲记
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
主讲:印正老师
【想彼佛者,先当想像。闭目开目,见一宝 像,如阎浮檀金色,坐彼华上。见像坐已,心眼得开,了了分明,见极乐国七宝庄严,宝地宝池,宝树行列,诸天宝幔,弥覆其上,众宝罗网,满虚空中。见如此 事,极令明了,如观掌中】
想彼佛者,彼佛是那尊佛?就是你喜欢观看的阿弥陀佛塑象,画象,雕象。现在网络发达,手机人各一部,可以把你喜欢的佛象拍下来,有空就观想。别人用手机聊天,干些没有意义的事情,学佛的同修呢,班中休息,田里劳动累了,都随便拿出手机,或者跟随手机念佛,或者观佛,既养精神又修功德。
人的能量,体力劳动耗费的不多,主要是念头在消耗。念头损耗脑力,比体力劳动更伤人。将纷纷妄念换过来,换成阿弥陀佛圣号,圣象,都是摄心正念的好办法。每天都观十几分钟,或者几十分钟,细账算起来不得了!这尊佛象在你脑海形成了,对你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大的帮助。
先当想像,这个想像,不是想入非非,凭空乱想,是指定你喜欢的佛象,不能换来换去,对着具体佛象观想。凭空想象,我们想不来的。祖师大德早就知道我们的需要,塑佛象,画佛象,菩萨示现做工匠,专门解决我们的问题。就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西方三圣象,很方便,就照着原象观想。闭目开目,见一宝 像,如阎浮檀金色,坐彼华上。
如果你有阿弥陀佛坐在宝莲之上的形象,你就照着去观,没有,就不必要强求,还观你本来就有的这尊。观象是摄心,观看累了,眼睛闭上休息一会,在休息的过程中,脑海象过电影一样,念起念落都是阿弥陀佛的形象,不给妄念钻空子。心清净下来,杀盗淫妄,恩恩怨怨,这些不相干的念头就自然淡化了。与佛陀所说的所有法门一样,观象法门,有条件修行,也很好。
【见像坐已,心眼得开】什么是心眼开?就是天眼通,他心通。天眼通了,肉眼看不见的物质,观想者能看到。他心通了,别人起心动念,观想者也知道。这是自性德能在慢慢恢复。看到这句经文,可能有同学修就动心了:有这样的好事,我不念佛了,我观佛象去!千万不要这样想!84000法门,都不及念佛容易!
念佛念到高级功夫,六通功能也会出现!不输给其他法门,更不输给观象。观想佛象,我们当副业,不能当主修!主修是念佛。观想,这是菩萨阿罗汉做的功夫,凡夫众做不成的。天眼开,那证到初果位了!他心通,那到二果位了!末法时期的修行人根本办不到。菩萨阿罗汉用这个方法提升自己,人家得心应手,我们不能,就老实念佛。
修行要一门深入,不能看到人家说这样好,你就改弦易辙,丢了老办法。从其他法门转到念佛法门,是觉悟,从念佛法门转到其他法门,是迷惑。修行,要跟定一个师父。我们看到,过去的修行人,跟师父一跟就是几十年,最少也要十二年。没有这样长的时间,你体会不到一门深入的好处,扎不下根,往外一走,稍有风吹草动,你就改变了。
大德苦口婆心的劝我们,跟一个师父一条路,跟两个师父两条路,跟三个师父三条路,四岔路,你注定修不成。这话说出去,我发现某个名气很大的法师还在嘲弄大德,他鼓励学人广学多闻,到处都要走一走,广参各路师父。
这话没错,但他说的太早了,拔苗助长,将学人毁掉了。这位名僧还引经据典,将善财童子53参搬出来。你看看人家善财童子是什么学位!人家在文殊菩萨座下已经修成功了。出去参学,是给广大修行人表演。人家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冲击,功夫只进不退,你能做到吗!善财第一参,德云比丘是个修念佛般舟的大德。念阿弥陀佛,念到了什么程度?人家一年三百六十天不坐不卧,就念佛。
善财跟着德云打了一期般舟,将自己的修行功夫大幅度的提高了一层。如果不是对净土念佛法门死心塌地,他肯一出山就下这样的苦功,老老实实跟德云念佛吗!根扎不下,师父绝对不会放你下山的。原来的寺院都有道风,师父对徒弟负责任,徒弟视师父如父母。而师父自己呢?没有修出真功夫,他不敢明打明放的收徒弟,建寺庙,做主持。
现在,乱套了。刚出家两三年,就自己找个寺院当家收徒弟,师父自己都摇摇摆摆,你用什么教徒弟!就这样乱哄哄的,一团糟。
要让我说,这位名僧,也是这一类。我自己呢?不是十年艰苦的闭关,一句佛号念到底,不是真正修出功夫,我敢大言不惭的站在讲坛这样说吗!将学人误导了,那谁能吃罪得起!大家一定要记好,法门,门门都好,诸经,经经都好。但当人要有自知之明:我只能拿得起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,别的法门,我拿不起。这就对了。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讲记第二一百0四集。二0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