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解义-第211集

慧利 2019年3月26日09:34:13
评论
672
宝树遍国第十四

经文

又其道场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。其本周围五千由旬。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。一切众宝。自然合成。

我们接着探讨本经之第十五品:菩提道场品。

这里的道场是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的地方。阿弥陀佛的讲堂很开放,不限于室内,大多数时间都在七宝树下,花园广场上。

所以,释迦牟尼佛说到菩提道场,一开始就给我们介绍道场的宝树,道场树比其他地方的树要高要大,很大很高,树下能坐满所有的听众,阿弥陀佛开讲,不愁没有谁的座位。佛在上面讲经,伴奏着佛陀讲经的有宝树奏出的美妙音乐,还有轻轻的风,听众的心情都很好。大家听得心领神会,等佛陀讲完某部经以后,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回到常寂光净土了。

极乐世界有没有不听经的修行人?有,大有人在。什么人?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到底的人。他们不用听经。象海贤老和尚一样,在这里一句佛号念到底,到极乐世界也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不需要在菩提道场听经,自己修自己的。

就是我们前面探讨过的,这些老实念佛的人,他自己在极乐世界其他的七宝树行当中或者走着念佛,或者坐着念佛,对佛号意义透彻明了,要做的功夫就是躬行实践。

那阿弥陀佛在菩提道场给什么样的修行人讲经呢?给把佛法没有参透的人讲说。

什么人没有参透佛法?修行上不专精的人没有参透佛法。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圣号不明了的人也没有参透佛法。还有,不是修佛教而是修其他教的人,也需要阿弥陀佛亲临指导给他开示明白。

这里就有同修问了:他既然有这样多的不明白,他为什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呢?这就是他的运气好,修学其他的法门,其他的圣教,比如道教与儒教,基督教,临命终时遇缘好,人家劝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他就愿意念,愿意去。阿弥陀佛有愿在先,凡是命终头脑清醒,持念佛号的人,无论他是多差的素质,佛都一视同仁把他接到极乐世界去深造。

故而往生极乐世界者有三辈九品。品位低的,他就需要听经明理。而象海贤老和尚那样上上品往生者,他还用自己的老办法继续修为,用不了多久,自然就回归常寂光净土了。极乐世界的设施,满足每个层次的修行众,大家互不影响,没有修行用功上的不便。需要听经则去菩提道场,没有必要听经,各人力行各人的,很自由,阿弥陀佛从不强迫谁非怎么样。

那,坐在菩提道场讲坛上的阿弥陀佛是什么形象的?我们喜欢阿弥陀佛是什么形象,讲坛上的阿弥陀佛就是你心中喜欢的那个样子。

基督教人看到阿弥陀佛是基督耶稣,道教的修行人看到阿弥陀佛是老子,庄子,太上老君。儒教的修行人则看到阿弥陀佛是孔子,孟子。看到阿弥陀佛不同的化身,听着弥陀的教诲,享受着极乐世界无限的美好,一切修行人都能快速证果。无论那一家的圣贤教育,目的都是让学人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成就正果的。只是成就正果的名字不同而已,意义都相同。

极乐世界的道场接纳一切修行人,阿弥陀佛大慈大悲,不分别不执着,兢兢业业的教育所有的大众。极乐世界的菩提道场是给任何修行人开放的,是成就一切大众的。

经文

我们回到经文中来:又其道场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

这是说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道场,菩提树高四百万里。这样的高度是不是有点吓人?我们在飞机上,飞机距离地面比起道场的菩提树来,那比例太低了。这样高的树,大家怎么能利用上呢?

我们不必要担心这个问题。佛说法是善巧方便。说菩提树这样高,是为了突出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处所。宝树比其他地方的高大庄严。无论在那个空间当中,树与人的高度肯定成比例。

修行人人希望自己高高大大,树就跟着高高大大,而修行人就保持自己现在的高度,树也随人心意,就象我们这里的树一样高。菩提就是智慧。阿弥陀佛的道场因菩提树而得名,故名菩提道场,就是本品经文的题目。

那,什么样的树是菩提树呢?佛陀坐在下面成道的树就是菩提树。这棵大树或者是苾多罗树,或者是其他树,树本来是有名字的。因为树下成就了一尊佛陀,后学美其名曰把树叫做菩提树。意思就是这棵树有高度智慧,帮助佛陀成道。

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误认为菩提树是树的一种,不是这样的。佛陀在这里为什么要突出以菩提树而命名道场呢?这是寓意,凡是来到阿弥陀佛说法处的修行人都要马上成佛了,是这个意思。佛提前给大家保证。

经文

其本周围五千由旬。这是说树身之大,有五千由旬。由旬分大中小。大由旬80华里,中由旬60,小由旬40.可见宝树的树围,树干就有有五千由旬之大,太壮观了。

经文

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。这是树冠的阔度,比例恰到好处。这样大的树荫,象美丽的华盖一样,树上的华叶闪烁着光明,散发着芳香,人们感到非常舒服。菩提树与其他的宝树一样尽如人意:听经的人数多,树冠就向外扩展大方,来听经的人少,树冠就自然缩小了。菩提树是如意树。

经文

一切众宝。自然合成。这样巨大的菩提树,也不是普通材料做的,与我们前面探讨的遍满极乐世界的七宝树一样,也是众宝自然合成。可见极乐世界的富贵,无论那一处,都是宝物。今天时间到来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。阿弥陀佛。
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。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。当下改过。欢迎.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记第二一一集。二零一九年三月九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