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讲记
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
主讲:印正老师
【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、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、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、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】
我们继续用《太上感应篇》探讨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。
【掳掠致富。巧诈求迁。赏罚不平。逸乐过节。苛虐其下。恐吓于他。怨天尤人。呵风骂雨】
我们再探讨【掳掠致富。巧诈求迁】
这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升官发财,非常鄙劣。掳掠致富,是用强抢强夺得到暂时的富有,求迁,就是求高升,而巧诈求迁,就是不靠真政绩往上升,走歪门邪道浑水摸鱼升上去。这样发财致富,得到高位,注定长久不了,因果不饶人。
我们在现实中看到,一场大火,一场大水,或者其他意外灾难,将人一生创造的财富毁于一旦。在这场灾难的背面,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前因,只是当事人说不出口而已。千万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,强夺杀掠,给他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,被你所害的人他不甘心的,你害别人有多深,他到时报复你就有多深,一报还一报,礼尚往来。
而用向上级行贿的手段,或者排挤贤能,谋得一官半职,结果必然是站得高,跌得重。要用真本事体现自己的价值,一步一个脚印,从一穷二白,一砖一瓦干起来,一辈子端端正正,你不用顾虑水火盗贼不肖子,不欠债,就没有冤家对头来索债,一生则平平安安。
而靠真本事得到官职,有工作能力,有道德修养,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对得起人民的供养,坦坦荡荡,一身正气,自己生平顺利,后世子孙个个争气。中国老百姓喜欢说祖上有德,这话有道理,不迷信。
祖宗广行众善,后世子孙开口闭口都是我们的先祖如何善良,谁敢开先例做恶事给祖宗抹黑?而祖宗劣迹斑斑,后人都看不起他,谁还拿他当回事!想怎么干就怎么干,没有规章制度,各走各的路,摸着石头过河,结果都掉水里上不来。
有一则故事说,某官员抓到地方大盗,摸清盗贼偷抢的财物在那里放着,他就暗中下手,把强盗害死在监狱,独吞了强盗的财宝,一下子富起来。他将这些财宝分一半行贿上级,当年得到提拔,全家荣迁到省城上任。
到省城以后,他用强盗的钱盖了一栋很气派的楼房,搬到新居那天,请左邻右舍,同朝为官的大众来吃酒,也就在这时,大家吃得正高兴,他忽然看到强盗头子走进来,一直向里面走去,随后,他的妾生下一个男孩子,人家都纷纷向他祝贺,他心里有数,语无伦次的自言自语:拆楼的来了!
果然,这个孩子长大以后,吃喝嫖赌,无恶不作,最后还落草为寇,造政府的反,连累老子倾家荡产,割职下牢,最后也死在牢狱。佛说,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。要当心!
我们再看【赏罚不平。逸乐过节】
这是有功的不赏,营私舞弊,袒护与自己有私情的罪犯,让他逍遥法外,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。结果是丢官下牢,死于非命。
逸乐过节,就是现代人看到的腐败现象,所谓早上围着轮子转,中午围着盘子转,晚上围着裙子转,全天候都在吃喝玩乐。
这样下去,不用说,一个国家要走向衰落,而当事人自己呢?严重亵渎了人民公仆的形象,这样就结束了吗?不用等来世,我们现在看看,今天这个官员自杀,那个跳楼,活在世上的,身体都不好,这样病那样病。
什么原因呢?逸乐过节,福报耗得差不多了。世界上那有只吃不干的道理!随你是谁,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口粮,都要干出真成绩来。福报接不上,前面的福耗尽了,后面又不修福,自己把自己架空了。
福报要细水长流,那敢逸乐过节,肆意消耗呢!看似公款吃喝,自己的钱都在口袋里,没有费我什么事,多吃多喝多淫乐,放开手脚高消费,这就错了,无论化谁的钱,只要是你消费的,都记在你的名下,照分扣除,毫不差错。
以后再要公款吃喝嫖赌,你心里有个数,想到折福太厉害,你就当下打住,把国家的钱省下来,自己也留点后福,这不就对了吗!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,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,当下改过。
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第一百四十三集
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
评论